融雪剂不是随便撒布的,应在降雪量3.7mm以下使用,撒布量(3.7mm降雪量以下)≤150g/平米。而降雪量3.7mm以上应用机械或者人工除雪。
降小雪时,气温高于0℃时,降雪前不预撒融雪剂;降雪中,每平方米使用量不超过20克。气温低于0℃,高于-10℃时,降雪前需预撒融雪剂每平方米20至30克,降雪时机动车道的坡道、桥区等路段融雪剂使用量每平方米30至50克。降中雪和大雪时,坡道、桥区融雪剂用量每平方米多不超过80克,人行道坡道过街桥使用量每平方米不超过20克。当气温低于-10℃时,降小雪时,融雪剂使用量每平方米不超过80克,只有降中到大雪时,使用量每平方米才可超过80克。
融雪剂溶于水(雪)后,其冰点在零度下,如,氯化钠(盐主要成分)溶于水后冰点在-10℃,氯化镁在-20℃左右,氯化钙在-30℃左右,醋酸类可达-35℃左右。
盐类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,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盐水的凝固点较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。此外,雪融剂溶于水后,水中离子浓度上升,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,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。
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是因为:不纯的金属跟氯化钠电解质溶液接触时,会发生原电池反应,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,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。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突出的例子。
我们知道,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长时间不易腐蚀,但潮湿的空气中却很快就会腐蚀。原来,在潮湿的空气里,钢铁的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,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,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,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,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。在这些原电池里,铁是负极,碳是正极。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.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。
您好,欢迎莅临创业融雪剂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